《爱和自由》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课外生活 > 读书笔记 >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代表作,(不了解孙瑞雪的请自行百度)。如果你仅仅把它看成一本幼儿教育书,事实上我认为它大部分最珍贵的价值被掩盖了。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的三观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都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思想。在我看来,它不仅告诉我们怎样教育孩子,也是通过孩子这面镜子,让教育者找回自我,告诉他如何去面对自己和外界。

“聪明”孩子和“孙氏”孩子:

“聪明”孩子1号:在路路出生不久,他的妈妈就在门上贴个“门”字,在瓶子上贴上“瓶子”...不断的把路路抱过去给他读。到路路4岁的时候,就已经拿着书本开始阅读了,而且加减法都会。妈妈认为他非常非常聪明,掌握了很多东西,智力超群。

“聪明”孩子2号:只要幼儿园一来客人,圆圆马上就上去迎接,说:“阿姨好,我带你参观。”然后她会带着大家参观:“阿姨,这是我们的音乐室,这是钢琴。”“阿姨,这是艺术厅...”所有的人都认为她聪明,因为她会察言观色,你的一个神态她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传统教育里认为智商、情商出众的孩子,在孙瑞雪的眼中是怎样的呢?她说,他们的心智发展都不正常:

1号孩子不自信,不坚强,不果断,好像什么东西只要外界不反应,他就不能确定,他不会洞察,不会深入思考。他不能综合地将所学的东西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应用,一开口就是知识,但他的知识同生活无关。

2号孩子的注意力只放在两点上:一是到处寻找爱,二是寻找机会发泄。她哪里还有精力放在发展智力上!

典型的“孙氏”孩子是这样的:他沉静而安详,有时像“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当他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旁人从身边走过,他看都不看你一眼。在一般人眼中,他们像“286”电脑一样,思维安静而缓慢,但是一条精神的长河正在生活的海洋下面缓缓流动。相反被训斥、被打骂的小孩是不用思维的,他们的反应很快,形成了条件反射,不经过大脑。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学习和各方面的创造力并不好,因为智力的提高只有经过大脑的认知过程才能够得到。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腻、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

走进孙瑞雪幼儿园:

蒙特梭利幼儿园有个口号是:“爱和自由,美和理想。”在孙园里,除了不得粗暴地干涉别人、不得打人骂人、拿教具必须归位、不得打扰别人这几点之外,其他一概自由。平时儿童的活动范围特别大,从教室到花园,从房前到房后,他们可以自由出入任何一个房间。所以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几个孩子把院长办公室的转椅推得满楼道转,推完一把再推一把...如果他不情愿从事某一项活动,就可以离得远远的,表示拒绝。在这里儿童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有人会问,这是不是太自由了?没有纪律和约束吗?按照蒙氏的解释:“自律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当你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你就有了自我控制能力。靠惩罚和所谓的教育,只能使孩子暂时控制自己的行为,惧怕你的威力。只有尊严和自尊占到了首位,自由才是快乐的自由,纪律才是快乐的纪律。

好的蒙氏老师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干预,老师的启蒙作用相当于什么?好像一个人独自在森林中漫步,宁静、愉快、深思、任凭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由地徐徐展开。这时,远处传来了悠扬和谐的钟声,这钟声把他唤醒,使他比之前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这里的平静和美丽。而以前他对此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成人的启蒙只起着这样一个钟声的作用。

优秀品质的形成:

蒙特梭利描绘了一幅图,图中央是红色圆心,表示完善中心。环绕这个圆心是一个蓝色区,代表那些品格完好、比较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白色区域表示不同程度的尚未达到正常的大多数人,边缘一层是深红色圆环,表示正常范围之外的那一类人,比如精神病患者、违法者。

蒙特梭利指出:“如果出生的前6年,儿童按照内在的指导正常发展,他自然而然就是蓝圈中的人。”——蓝圈的人与白圈的人截然不同蓝圈的人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完善自我上,白圈的人把注意力都放到了自我挣扎上,白圈的人做梦也不可能想象蓝圈里的人有多快乐。——“但是人类的悲哀在于白圈的人去教育蓝圈的人。”

一个人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他读了多少书,而取决于他人格的完善,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没有障碍。《爱与自由》是这样阐述他们最看重的几种品质:

独立:爱使人独立。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这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知道,不管父母到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安全感,适应环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的。儿童必须通过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纪律:接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在正常状态下都有自我控制的力量,明白在什么场合下应当怎么做,这样的儿童是精神自由的。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一旦发现这个环境没人约束他,他就开始搞破坏,发泄自己。

意志:实际上,克服困难、完成工作是儿童乐此不疲的,害怕困难的不是儿童而是成人。儿童一旦形成了自己的品质,就有了一种内驱力,这种力量不断的告诉他“去做这件事”,他就会做得非常好,不依赖于任何成人对他的强制和扶持。我们通常愿意进行榜样教育,通过讲www.i1766.com故事,使某个人成为儿童模仿的典范。事实上,意志力只有通过一个人自身的力量才能得到发展。当一个人富有理想的时候,这个理想实施的过程,就是意志力的表现过程。

顺从:孩子还不能从理智中决定行为,他是从爱中决定顺从,从意志中执行顺从。儿童顺从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儿童在0到3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只有具备了相关的能力,当教师和家长请他帮助时,他会快乐而兴奋的去做,这时候他就能顺从,以便在真实的生活中检验自己的能力。这样他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也是迈向顺从之路的一大步。当儿童有一天忽然认识到一个成人的能力超出他的时候,他愿意从这个优秀的人那里获得指导,获得帮助,从而产生了新的热情,就变得渴望顺从了。儿童在漫长的头6年不断按照自己的心智发展、并建立相当的能力后,他开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开始顺从这种规律。于是孩子最后不再看人,而是顺从真理,遵循事物发展的法则。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一切: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一个内心根本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人来说,他的观点一定是世俗、平庸、自私的。以此观念教育出来的孩子又如何会伟大杰出呢?所以,爱孩子需要学习,学习用科学的意识取代过去从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潜意识,然后再把正确的意识变成潜意识。——这是一个成人自我成长的过程。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且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长足地发展自己。

查看全部

上一篇:《第七条猎狗》读书笔记范文1000字

下一篇: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其他教案

热门读书笔记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