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阳明》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课外生活 > 读书笔记 >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书笔记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书笔记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读完这本书几天的时间里我的头脑里依然回响着这句话。看本书之前我对王阳明的了解相当浅薄,而看完本书真的体会到何谓千古一圣,王阳明的思想完全超越了时代,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此前有好多人包括我都会提到乔布斯说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只知道乔布斯而不知王阳明,现在想来真是惭愧。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书中句子: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心学教会了我们一件事-不要被自己一时的情绪所左右,偏激永远是因为你看的还不够多。那怎么才能达到这种中正平和的境界?致良知。

王阳明临终前用了八个字来回顾他的一生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总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多么简单的八个字,多么深刻的道理!良知者,内心之光明也。

不过这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界定内心的光明呢?

很简单,符合自己真性情的想法就是光明。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天下风。

王阳明这首《泛海》是我最喜欢的诗,没有之一。

阳明写了一篇《何陋轩记》。原文很长,其中有一句很重要,是他思想的转折点,也是后来悟道的先声: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粝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

世界是多元的(多维度),只有站在更高的维度,才能看清低纬度发生的事,它们是同时存在的事实。

庄学是变的哲学,庄子认为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从而提出了“齐万物”。

儒学的核心在政治,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不在《论语》而在《春秋》。

待一切都安静下来,不管你站在什么立场,且只问一句话:多久没有倾听自己的内心了?

其实,世界是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什么。

阳明顿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所谓的天理,圣人之道,全在我心中,全在我与生俱来的秉性中,为圣之道,只需向自己内心深处去挖掘和寻找。

岩中花树

若天下果无心外之物,如此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事物存在的意义,与可体验的意义不能脱离;事物不能离开你的心而存在,心外无物。

体验由心物两端构成,心物两端在体验中连为一体,使它们产生联系的是感觉。

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时不外乎一人之心。

此心安处是吾家。

因为追问“为什么”,所以产生痛苦。因为没有信仰,所以将“现在的自己”作为手段,将“未来的自己”作为目的,憧憬未来,盘算未来,尽失现在的意义。

你可知最终的未来只有一个-死亡。

更麻烦的是,你的手段行为在现在,人所共见。你的目的在将来,只有你知。

人人皆是如此,他人的手段行为我能看见,他人所怀的目的我一无所知。

在龙冈书院时,他就要求学生务必做到:立志、勤学、改过、择善。如今,又将这四条带到了贵阳书院。

王阳明认为,不立志就不可能勤学,不勤学志也无法成就。为人处世,不能无过,但应有过必改。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你应尽量让更多的人满意。同时,不仅自己向善,还要帮助他人向善。但责人向善必须注意方法,使人乐于接受,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幼稚的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去送死,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而隐忍。

你可知学问除了专业的知识,更有为人处世之道,涵养心性之道,知进知退之道?工作不能与“道”结合起来,终究只能流于平庸,人生也将毫无意义。

王子曰:人人皆可成圣,没有不能成只有不想成。圣不是圣斗士的圣,而是一种充满志趣,通权达变,挥洒自如,化己度人的生活态度。

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志向,有了志向,做起来,就会成就自己。他告诉黄绾,有一条简捷的路可以通向那个目标,那就是做减法。人活在缠蔽之中,所谓的减法就是去蔽,把树林中一条条岔路砍掉,把屋子中多余的东西搬掉,这样,我们的心,就成了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可以让阳光进来。所以,人心在这里是一个关键,一个让天地万物得以呈现意义的关键。

分手时,阳明再次强调:做起来,就能成,你要相信人可以凭借意志和内在的修炼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能有得力处,便是用力处。天下事千变万化,我们的反应却不外乎喜怒哀乐这四种心态,练出好的心态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为政的艺术也在其中。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

疑而不问,蔽而不辨,这是愚蠢的沉默;用不说话讨好别人,这是狡猾的沉默;怕被人看清底细,故作高深掩盖自己的无知无能,这是自欺欺人的沉默。

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如果做了一件事你觉得内心安稳,那这件事就是对的。反之,若于心不安,则可能是错的。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长期以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叫“自我意识”的世界里,这是一个由你的内心和外部环境共同构筑的世界,堆砌着各种概念推理、分析综合、快乐痛苦、轻松沉重。其实,由内心产生的情绪波动、价值判断往往只是一时一地的就事论事,并非完全正确,如果不经审视与过滤就让其在意识领域占山为王,沉淀为潜意识,久而久之便会使人流于固执,是非不明。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没有人可以引领你,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书本的作用也仅仅是告诉你,你可以做到这样,如此而已。

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练内心。

不是你所处的环境决定你的命运,而是你所做的决定注定了你的命运。

当你制订了一个目标时,整个宇宙都会让你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

心=性=理=良知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意就是人的意识活动。

意之所在,便叫做物,物指事,即与意识相关的人事行为,而非其字面意思物体。

到此,由“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在物则为理”三大命题构成的“心即理”说圆满自洽。

心外无理:普遍规律只有与你的心灵融合才有意义,才能渗透到你的信念与情感中,从而有效的影响你的行为,否则只是一种空疏的概念、束缚主体的桎梏。

心外无物(事):心之发动谓之意,即我们所说的“动心”。意不可能悬空,必有落实的对象,一切活动(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因此,离开主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此心在物(事)则为理:具体的理体现在心与外部世界所存在的关系中,脱离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理没有意义。

同“应该怎样”比起来,“为何这样,如何这样”更重要、更根本,这需要你自己到心上去求。

真切笃实的知就是行,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明觉状态的良知包含了行,一念发动处(意)即是行(事),不容任何间断,丝毫犹豫。

龙场的磨难使他意识到,环境的存在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建立功业,首先必须尊重环境,顺应环境,任何事物都是从处理好与眼前环境的关系开始的。并且,这种顺应不是违心的、伪装的,而是调整与纠偏之后此心与环境的逐步契合。

心学是践履之学,不是辞章之学。

事实证明,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一切战斗,都是心战。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想一脚两船、左右逢源,有人想不问是非、抽身事外,但只有立场坚定的人,才可能有所作为。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世间万物,哪能事事预见?关键在于把握大处(明觉良知)。圣人之心如明镜,随感而应,无物不照,这就是主一功夫。

无善无恶理之静,有善有恶气之动。不动于气则无善无恶,这才是至善。

内心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

此心不动,随机而行,此为兵法最高奥义。

起初敌强我弱,需要用计拖延敌军,争取时间。如今我军实力大增,可以与敌人抗衡,但宁王经营江西多年,根深蒂固,若贸然出击攻城,必然久攻不下,人心思乱,断不可行。不如龟缩不出,示弱于叛军,使其主力出击,然后看准时机,一举围歼,必能取胜。

强者和弱者的唯一区别在于,信念不够坚定。如果交战双方都是强者,那就看谁的信念更坚定。

战场之上,求死者生。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回者,机也。

致良知-这三个字凝聚了王阳明一生的思考和总结,是阳明心学的根本和定论。

阳明心学,一言以蔽之:致良知之学。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所同也。

良知即天理。

音阶有宫商角徵羽,爵位有公侯伯子男,除此之外还有五伦、五服。可见,乐和礼是对应的,乐是为礼服务的。

敬爱父母叫孝,友爱兄弟叫悌。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仁 具体实施有一套方法,叫“忠恕之道”。

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有某种需求要满足,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这是忠。

孝悌是为仁之本,忠恕是为仁之道。

墨子主张“兼爱”。与“仁爱”不同,这是一种不分人我,不分远近,一视同仁,无差别的博爱。

真正的勇者应是“粗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有时克制情绪比放纵情绪更难,因此老子说“大勇若怯”。

《中庸》讲心性之学,《大学》讲道问之学。

《中庸》大讲诚,认为诚实德行的基础,人生的最高境界,致诚则众德兼备。

因为诚,天地造化了万物;因为诚,圣人之所以教化万民。

所谓诚,一言以蔽之:真实无妄不自欺。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天铁定是诚的,人则必须努力修养以达到诚。

达到诚的标准是:一事当前,不待思考,所行便能执两用中,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至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此所谓中庸之道。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

《大学》就是三纲领八条目,内圣外王的说明。

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心的社会意义,之于你的终极价值是用来明辨是非、做出取舍的,这项正儿八经的功能就是良知(是非之心)。

心(良知)之所发便是意,发动就是开机,意就是操作系统。

致良知有两层含义。其一,向内体认良知;其二,良知明觉后向外扩充良知。

王阳明认为心上无法用功(太抽象),但由其发动而来的意和物(事),是可以切实把握的。因此,体认的功夫就是“诚意”,扩充的功夫就是“格物(事)”。

诚意是《中庸》的核心思想,格物(事)是阳明注释版《大学》的核心思想。

诚意要和格物(事)结合,格物(事)就是在事上磨炼,在具体复杂的行为实践中不断地“应物(事)起念(意)”,从而锻炼你的应变能力,塑造稳定充实的心力。

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知行之间无非隔着一个意,意诚了知和行只是一件事。因此,王阳明认为:六经皆史。

这是从宏观上看知行合一,经是言论,是思想,是知;史是人事,是实践,是行。

你是否愿意信此良知忍耐去做,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之自然有得力处,从而毫无馁歉,纵横自在,轻重厚薄,随感随应,我只变动不居?

阳明心学,在此终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良知底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混成。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心有主,我制外;心无主,外制我。心为本体,万物在我。

心理弱小之人注定无法成功,生活亦不可能幸福;取得辉煌事业的人,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理素质。阳明心学不是辞章之学,而是促使你心理强大,

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理素质。阳明心学不是辞章之学,而是促使你心理强大,成王成圣的实学。

心理弱小之人注定无法成功,生活亦不可能幸福;取得辉煌事业的人,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理素质。阳明心学不是辞章之学,而是促使你心理强大,

王阳明早就说过:“用兵何术?此心不动即为术。”这才是术的最高境界—道术一体,以道驭术,而不是拾人牙慧,拆东墙补西墙,最终画虎不成反类犬。

只有你能为你做出的判断负责,只有你才是你命运的主人,只有你才是你世界的主宰,只有你知道到底值不值得,只有你能排除旁人嗤之以鼻的声音,找到一条自己的路。这就是“心即理”,它告诉我们一条真理:人的本质,一切人性,并非自然获得,而是人类自我建立起来的。对人类整体而言是这样,对个体来说也是如此。

人如果厘清自己生命的意义,把全部的意念都放在实践生命意义的斗志里,那种酣畅纯粹的美,就是心学。

具体的修习法门,《传习录》载有明文: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偏执一端)。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平息思绪)。久之,俟其心意稍定(等他心绪平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反省以往的错误,克服不良之倾向)。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没有间断的时候),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自然能做到端身拱手的风度)。虽曰‘何思何虑’(语出《易经》,意为“所思所虑都不出天理的范围”),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完全纯正),便是‘何思何虑’矣。”

为了巩固战果,尚需使出第二式——事上磨。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第二式练好了,便可修习第三招:未发之中。

第二式练好了,便可修习第三招:未发之中。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此心处于宁静的状态时,可以算“未发之中”吗?)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现在的人存养心,只是让自己的气定住。当他们宁静的时候,也只是气的宁静,不能算是“未发之中”)

“未发之中”是针对“事上磨”来讲的。“未发”指事理没有显现时心体的状态,“中”则指不偏不倚。

事上磨很难,未发之中同样不易。前者侧重于外用,后者侧重于内明。

未发之中讲求未雨绸缪,在事情没有发生时就下力气弭祸乱于未萌。具体工夫便是在宁静无事时反观自心,将内心萌发的邪念扼杀于襁褓之中。用中医的理论讲叫“治未病”,用兵法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三招一言以蔽之,无非一个“诚意”。有事时念念不忘诚意,无事时念念不忘诚意,以自性观照自我,以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是非判断澄澈意识的流转,久之自然知行合一。 

查看全部

上一篇:《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序)

下一篇:读书笔记之初读《中庸》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书笔记”其他教案

热门读书笔记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