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课外生活 > 读书笔记 > 《魏晋风度》读书笔记

《魏晋风度》读书笔记

1、实际上,这也是东汉和魏晋的区别,即东汉更重道德而魏晋更重审美。而且,审美的前提是“丘壑独存”。难怪一个人优秀漂亮,就叫“长松下当有清风”;也难怪人们对山涛的观感有如“登山临下”,但觉“幽然深远”。

这可真是活得漂亮。没错,漂亮就得像大自然。

魏晋名士对自然的热爱,确实超过了前人。

2、魏晋是一个唯美的时代,而最漂亮的活法则莫过于自然。事实上魏晋人热爱自然界,就因为它自然。自然在汉语中,原本就是“天然如此,无须人为”的意思。然而正如中国的山水画不能理解为西方的风景画,魏晋对自然的发现也与科学无关。在人们眼里,自然界仍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是有意志力和人情味的。因此,当他们不再将自然界道德化和政治化以后,发展起来的便是自然科学以外的两种精神文明。

这就是哲学和艺术。

3、魏晋的哲学是玄学,玄学的表现是清淡。清淡和唯美是当时的两大风尚。

4、儒学是“实践理性”的,玄学是“纯粹理性”的。儒家思考的那些现实世俗问题,比如政治和伦理,恰恰为玄学所不感兴趣。实际上玄学之“玄”,就在于研究课题的高深玄远和无关实际。比方说,世界的本体是什么,思辨的方法又是什么。玄学形而上,儒学形而下。

很清楚,儒学最终要做,玄学却只需要说。这才有“清谈误国”的批评。对此,谢安曾嗤之以鼻。他说:秦任商鞅不尚空谈,怎么也二世而亡?

事实上魏晋的清谈家中并不乏实干家,他们对玄学兴趣盎然也并非不务实,甚至也未必当真要弄清楚世界的本体是有是无,只不过欣赏和喜欢那高谈阔论之中体现和蕴含的智慧。是啊,当一群聪明绝顶的人聚在一起,挥舞着麈尾唇枪舌剑时,岂非极其高雅的智力游戏?

没错,这是一种活法,一种人生态度。

这种态度是哲学的,也是艺术的。

5、琴棋书画并称为四艺,也要到唐。但魏晋无疑是重大转折期。以顾恺之和王羲之为代表,不同于前人的观念开始产生,作为纯粹艺术的绘画和书法已是崭露头角或呼之欲出。

毫无疑问,这首先得益于唯美的风尚。或者说,这种转变本身就是唯美风尚的组成部分。但书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却很可能与玄学有关。因为只有经过哲学训练的头脑,才可能从一撇一捺的线条组合中看出真意来。那样一种审美眼光,是要称之为“玄心妙鉴”的。

甚至就连琴棋书画在魏晋的大行其道,也许就要拜玄学所赐。至少,音乐、围棋和书法的共同特点,就是素雅和抽象。因此,它们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以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老庄思想是相通的,与玄言和清谈的风尚也是合拍的。

6、如果说玄学的艺术化是换了言说方式,那么自然的玄学化就是换了审视眼光。这种眼光就叫”玄对山水“,前提则是”方寸湛然“(方寸即心,湛即清澄)。

也就是说,内心世界一片纯净。

现在,我们已经不难理解魏晋名士的审美取向,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玉,喜欢春月柳,喜欢松下风。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秋冬之际的山阴道尤难为怀,而郊邑还在飘雪,山林却已皓然,会那么让人感动。

没错,所有这些都纯净而自然。

自然就真实,真实则率性。

7、真性情,美仪容,尚自然,爱智慧,重门第,所有这些加起来,也许便是风度。

8、情感是最真实的,唯情感不可作伪,因为重情感者必率性,正是魏晋风度的构成部分,魏晋名士的基本要求、

9、大多数人在内心深处,其实是肯定和向往真性情的。这种向往和肯定的背后,则是魏晋风度体现的追求的价值和价值观。

我们知道,它就是真实。

真实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没有哪个民族和哪种文明会主张虚伪,反对真实。因此,它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但,有物理的真实,也有心理的真实;有认知的真实,也有情感的真实;有科学的真实,也有艺术的真实。那么请问,魏晋追求的又是哪种真实?

心理、情感和艺术的。

点击显示

上一篇:读书笔记之《亮剑》中的精神与精彩

下一篇:感悟《人生》读书笔记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魏晋风度》读书笔记”其他教案

热门读书笔记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