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童工真相:14岁童工梦中猝死谁之过?_初中资讯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初中资讯 > 你应该知道的童工真相:14岁童工梦中猝死谁之过?

你应该知道的童工真相:14岁童工梦中猝死谁之过?

前几天《14岁童工小攀每天工作11小时梦中猝死》的一则新闻,使得童工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于是对涉事企业的谴责怒骂便又此起彼伏了,于是禁止使用的童工的呼吁又不绝于耳了。莫急,待笔者来告诉您童工的真相。别再让这些衣冠楚楚之下所谓的“爱心”,最终给童工带来更为不幸的“恶果”了。

1.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她们那一代人的童年时光,正赶上中国一段不幸的历史。她小时候的农村,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指望能够正儿八经的念书了。

小学没有念完的母亲,在我长大外出求学之后,多次跟我说起“妈没念够的书,都给你念了。”母亲上小学时成绩很好,她自己也很喜欢读书,老师来家里动员多次,姥爷都没有松口,因为那时候家里穷啊,还有好几口人等着吃饭,条件根本不允许她继续念书。说起那时候自己没上够学、想念书,老人家多次泪目。

后来还有一段时间半工半读,去地里挣工分。再后来小学没有读完,最终还是放弃念书,全心全意下地干活,为了挣口吃的。

毫无疑问,我母亲就是那个时候的童工,但没有办法,因为不弃学务农,连吃饭生存都成问题。

2.贫穷是唯一的原因

每年我们都会看到关于童工的报道,也都会听到关于涉事企业的谴责之声。

《14岁童工每天工作11小时梦中猝死》的一则新闻家里,死者小攀的妈妈说,自己在两个月前,从湖南老家来到南海的佛山至雅内衣有限公司打工,之后小攀也跟着她,来到这里打工,想挣多点钱补贴家用。

在这则报道的最后,提出的问题比较好:“童工”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在严惩这些胆大妄为企业的同时,我们也要问问家长,为何明知小孩未成年,还要让他出去打工?这其实是认同了别人对自己小孩的侵害。尽管由于生活贫困等原因情有可原,但是这也不能掩盖家长没有尽到监护责任的事实。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没有谁会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但为何明知小孩年幼,还要甘愿冒着风险去打工?贫穷是唯一的原因,不是情有可原,而是没有别的选择,和我母亲当年情形一样。

3.禁止童工工作真是在帮助他们吗?

与这则报道放在一起的,还有两则相关新闻《缅甸经济繁荣背后 大量童工熬夜干活》、《揭秘孟加拉国血汗工厂 童工每天挣2元》。

那么全面禁止这些各个国家的童工,或者按照某些反童工人士的呼吁,抵制购买有童工参与生产的产品,让这些万恶的使用童工的资本家破产、不得好死,这样是否真的帮助了那些可怜的童工?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5年所做调查,1990年代反童工人士疾呼全球联合抵制出自儿童之手的手织地毯后,许多尼泊尔地毯制造商闻讯,立刻将童工解雇,结果使得5000~7000名女孩沦为妓女。

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些穿着得体、吃喝不愁的反童工人士的爱心,但很遗憾,他们衣冠楚楚之下所谓的“爱心”,最终带来的却是更为不幸的恶果。

为什么这些儿童选择“血汗工厂”出卖劳动力,因为不这样,他们面临的则是更血汗的肉体出卖。或者,饿死。

根据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巴苏(Basu)的研究,童工现象随着经济繁荣而消失,这与全球的时间序列统计相吻合。以中国为例,10~14岁孩童从事劳动工作的比率(童工参与率),从1950年的48%平稳下降至1995年的12%,下降最快的时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之时。

4.那里起码还有肉吃

2014年人民日报记者熊旭,对凉山女童辍学打工的事件进行了追访。此前因为因被怀疑是童工,受访者吉觉阿呷和72名彝族同伴被大巴车从深圳送回凉山。

面对记者,吉觉阿呷问到:“在家哪一天不是这个样子,喂猪、洗衣服、生火做饭、背起背篓去找柴。在外头打工跟在家哪里不一样?都是做事。”“在那里起码还有肉吃”,最后记者给她照相时,她敏捷地躲开了,“你拍我是要上电视的吗?不要让我上电视,不然出去打工他们就不要我了。”吉觉阿呷恳求道。她还是希望能出去打工,但她暂时不被法律所允许。

外出打工,在被外人解读为“血汗工厂”的地方上班、加班,在外人看来处境悲惨,但对于当事人自己而言,实际上已经是可以做出的、更好的选择了,只要不是被强迫奴役去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这些“血汗工厂”的人,通常忽略了这些孩子转身回去、遣返之后,面对的则是更加不堪、更加不满的生活现状。

童工,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然消失的,并不是因为禁止而消失的。因禁止而消失的,只是童工在工厂里工作的身影。同样是他们,在山沟里、在农田里艰难度日的境况,并没有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上,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人们美好的想象中,他们是从残酷的“血汗工厂”离开,回到了美丽的校园。

同情之心,人人皆有。听母亲说起过去,我也不免难过;看到本该无忧无虑度过童年时光的儿童,却被包围在汗水和粉尘中,我们大都心生不忍。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不忍”,但当把他们被赶出工厂,送回山区,更加“不忍”的画面,我们却看不到了。经济学的训练,在于能够不必追求“眼见方为实”,借助逻辑和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更多事实背后的真相。

解决童工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在于经济的发展,而不在于禁止和谴责。

的确,有人应该受到谴责,但那往往不是企业家和消费者。

点击显示

上一篇:中考前绝对不能错过的历史万能公式

下一篇:2016年淮安中考志愿填报时间:5月25日至28日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你应该知道的童工真相:14岁童工梦中猝死谁之过?”其他教案

热门初中资讯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