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的人,请绕过名师_初中资讯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初中资讯 > 读名著的人,请绕过名师

读名著的人,请绕过名师

好的名著自有一种力量,不管我们此生有没有意愿,有没有心力去待见它,这股力量都一直在那里潜伏着,它让每一个试图去触碰名著的人,都有可能感受到这种力量。

收到学生为“吾班书屋”捐上来的一本书。书很好,是路西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不好的是书的封面上印满了“新课标必读”、“名家推荐”、“名师导读”的字样;书页内到处是“学习要点”;正文不时有段落、句子被印上了波纹线;每一页都有类似作文眉批一样的导读文字——内容大概是告诉读者这一页里写得最好的是什么,是怎么写的,有什么写作特色,用了什么写作技巧。

一边是阅读名著,一边是名师导读,这种很奇怪的名著版本,就好像戏台上正上演一场好戏,却不时跑出一个名家,告诉观众这里用了什么手法,那个叫什么方式,这个主角有多么讨人喜欢,那个道具在舞台上起什么作用……有多少人有耐心一边读几句名著上的句子,一边又读几句名师导读的东西——而且还是关于怎样写作文的东西呢?这是要干什么呢?是要学习写作文吗?读名著是为了学习写作文吗?从名著中学习写作文,要这么刻意地学习吗?

什么叫搅局?大概这就算一种。我读了一下,被插在名著中这里一段那里一段的导读,就是阅读教学中盛行了很长时间,至今一直还在盛行着的“串讲”啊!

如果我的估计再乐观一点的话,今天的学生阅读,也许还是语文中最后一块比较纯净的领地,一块基本上还属于语文,还属于学生的领地。很不幸,它的前景很难让人继续保持乐观:打它的主意的人太多,盯着它的眼睛太敏感,打着名家、名师的旗号向它伸手的队伍太浩荡。

我不知道名家、名师们的这种伸手,除了导读,是否还有别的意图,即使他们什么也不图,就这么一个目的,我也不赞同——不赞同在阅读教学里我们所遭受的那一套,在阅读中又遭受一遍。

阅读因为阅读而可爱,因为教学而讨嫌——这是这几十年来阅读与阅读教学较量后的基本结论。这中间,一样包括名师们的阅读教学。甚至可以说,一些名师的阅读教学更讨嫌,因为它更无聊,更造作。一些语文名师总是自我感觉很好地认为自己的课堂上充满了语文味,结果有太多的语文味就是最先从这些有名师效应的课堂上开始败坏。

一篇蹩脚的课文被语文老师一唬弄,变成人人都要阅读、理解,甚至要背诵的美文、重点课文,这是可以被理解的。但一部名著如果也要靠老师——靠名师来导读,来渲染,来插科打诨,才有可能感动学生,或者说学生才有可能懂得它,喜欢它,敬重它——包括学习它,那它很可能算不得好的名著。

好的名著自有一种力量,不管我们此生有没有意愿,有没有心力去待见它,这股力量都一直在那里潜伏着,它让每一个试图去触碰名著的人,都有可能感受到这种力量。这是名著内部的力量——号召力,感动力,亲和力,沟通力,生命力。名著的生命自有与它外部的生命相对接的暗号和接口,无需太过分的外力。太过分的外力反而有可能让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遭遇、交接出现阴差阳错,彼此一百年都不乐意待见,甚至彼此敌视与仇视。

当然我们可以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在如上所述的奇怪版本上,我们只读名著的部分,不理会名师的部分,但在听老师的话——何况是名师的话——的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那里,这种可能性不会很高。我在想,一个学生读一部这种版本的名著,他读进去的名著的东西是多少,读进去的名师的东西是多少,最终影响他的主要是名著,还是名师?说真的,我找不到结论。

我只能本着对名著的无比敬畏,提醒我的学生们,假如想自己买书,假如是想买名著,请一定要买作者的原著。但一个语文教师的力量,再加上名著的力量,能不能让学生在书摊前有底气绕过名师,对此,我依然没有结论。

点击显示

上一篇:江苏校长沈茂德:为何我们如此努力,却常感到痛苦

下一篇:梁实秋:如何利用零碎的时间?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读名著的人,请绕过名师”其他教案

热门初中资讯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