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期【正道年会】崔久主:挤掉水分看课堂,回归正道谈语文_初中资讯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初中资讯 > 第356期【正道年会】崔久主:挤掉水分看课堂,回归正道谈语文

第356期【正道年会】崔久主:挤掉水分看课堂,回归正道谈语文

相信每个老师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样。对教材的处理、对教法的选择、对文本的解读、师生定位的认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

TEXT

我的教学实践反思

回顾语文教学,我觉得自己走了一段弯路。拿到一篇课文,我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文本的解读上,总觉得教材已经呈现,于是重点给学生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作家作品介绍、名家评论)还美其名曰“知人论世”。虽然学生很喜欢,语文课就像是听故事一样。但这样的课是效率低下的,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上,后来发现,我所补充的很多知识,学生手头资料里都有介绍,网上一搜也能搜到。这样的“课堂”,“水分”太多,缺少“干货”。

比如上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这本来是一篇写景的散文,创作于郁达夫中年时期,当时郁达夫生活舒心,工作顺利,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背景,可以说是偶成的一篇散文。赏析本文的艺术手法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然而我一看到郁达夫三字,脑海里就立马想到了大学时读到的他的名作《沉沦》,进而联想到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国家和民族所做的那些正义之举。于是我用了相当多的篇幅介绍了郁达夫的生平和作品,尤其是留学日本和抗日救国的相关经历。这一扯,就跑题了,而且就算后来意识到“走偏”再回到课文分析上,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很难再回归了。我相信这是不少语文老师容易犯的毛病,尤其是年轻教师。它开启了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轻视教材文本细读,重视外部资料引入。长此以往,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规律和特点被逐渐忽视甚至无视。

后来,参加正道语文后,听了一些名师的备课,我才发现自己的课是多么浅薄。那些对于语言文字的分析,对于艺术手法的鉴赏,对于思想情感的挖掘,是多么的扎实有效,深深地扎根于语言文字的“土壤”。相比之下,我的课就仿佛临空蹈虚的“空中楼阁”。

让我困惑的几节课

如果这样的“知人论世”还算比较肤浅和明显,尚不具代表性的话,那么《荷塘月色》的背景交代和主题分析就更值得深思了。一直以来,关于这篇散文的时代背景分析、主旨探究就争论不休、仁智各见。

苏教版《荷塘月色》“预习提示”中引用朱自清《一封信》里的陈述,讲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之于“蒋介石背叛革命”的“黑暗”现实,即所谓“政治性”一说。如果不加以广泛阅读资料,很容易在授课时教给学生这一观点。然而孙绍却提出不同于“政治性”的“伦理性”一说,从现实经历的角度告诉我们朱自清在写作《荷塘月色》期间家庭的矛盾、父子的冲突,这种“心里颇不宁静”有一种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钱理群结合朱自清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和历史位置,认为这是“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和“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之间“两个世界”的对抗。应该说这样的补充也是有理有据的。此外还有“逃避说”、“无意说”甚至“情爱说”。众说纷纭,令人眼花缭乱。作为研究者,他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史料、访谈,运用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专业知识加以分析,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去取舍进而传递给学生呢?是作为一种点到即止的背景资料,还是就其中某一方面来重点论述呢?

我个人认为,还是要抓住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即扣住散文的文体要素,通过反复诵读来引导学生对鉴赏方法的概括、提炼和积累。更深层次的可以上升到“意境之美”的赏析。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动的描写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去鉴赏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尤其是语言的运用,如动词的选择、叠词的使用,以及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至于“背景介绍”则可以一带而过,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自行去搜集资料。那种“狂轰滥炸”式的资料补充看似丰富,实则有害。学生只是去看热闹去了,缺乏了对于语文素养的学习和培养。

而如果授课老师人为选择某一种学说来作为《荷塘月色》的理论支撑,或者干脆把时间都花在了这个理论的解读上,追求一种“片面的深刻”,就会与教材和文本渐行渐远,与学生实际隔阂弥深,除了给听课老师、评课专家“印象深刻”外,对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

再谈一节曾让领导大为赞赏却让我困惑的课。

这节课是苏洵的《六国论》,教材选自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这堂课与众不同的地方有很多,我想就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小组活动的开展与推进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曾几何时,小组活动大受欢迎。这堂课老师也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这里有个创新,就是把全班分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国家,各组分别论述所代表国家的重要性和攻守策略。这种分法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不用说,这节课上学生一定是主动活泼、积极活跃的。

在小组展示时,老师并没有安排顺序,谁想说就说,结果直接导致了各组之间抢答的混乱,我们坐在后面的听课老师根本听不到学生回答的是什么,于是把目光都投向了老师。然而老师并未加以引导,反而笑而不语。

问题又来了,这篇文章是这样来分析的吗?我又赶紧阅读了全文,发现其实苏洵在论述六国灭亡的道理时,重点分析了韩、魏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而其他四国几乎并未涉及。那么学生还怎么分析呢?纵观整堂课,代表其余四国的学生,在论述本国重要性和攻守策略时,已经完全脱离了这篇文章,且和苏洵的观点也大相径庭。

授课者还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方霸主如何争霸天下或保全自己,请为自己的国家制定国策。

这不禁让人困惑:这还是语文课吗?并且,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来制定策略,如果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未尝不可,北京的学生还“模拟联合国”呢。可这么大的命题,一节语文课如何展示?我的担忧不无道理,各小组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看似慷慨激昂,实则漏洞百出,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也屡见不鲜。没有扎实的“地缘政治学”的专业知识,泛泛而谈“国策”,实在是勉为其难。

再回头看看“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投影),应该说,纵观这堂课,教学目标达成度严重不够。

课后评课专家在谈到小组讨论时,几乎都是赞美之辞,诸如“小组活动开展有效”“课堂回答争先恐后”“学生主动性、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的确,这堂课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独口”变“众口”,然而“众声喧哗”乃至“嘈杂混乱”是否就是我们追求的“生态课堂”“高效课堂”?学生的“主体性”是体现出来了,然而教师的“主导性”何在呢?面对学生回答的偏差乃至谬误,教师的纠正在哪里呢?语文课变成了辩论赛,恐怕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也许有人会说,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材分析、文本解读,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学生不像过去了,对老师和教材尚有一种敬畏之心。我想,这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我们大可不必埋怨。既然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我们老师也要顺应这种变化,也要转变一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但是这种变化应该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动适应的,有的可以变,有的则必须坚守。不能只拣学生感兴趣的讲,而忽视教师的引领;不能为了求新求深而枉顾文本,而要尊重文本本身、尊重学生实际。高明的老师是可以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服务学生。

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教授回忆他在读博士的时候一件往事,说同宿舍的一个是化学系的,一个是计算机系的,他们的导师都说,“你们明明实验都做得很好,但是写论文表达不清楚,语文学得太差。”这样的现象在高等学府应该不是个例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反思吗?我们不追求所教的学生将来都从事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但是任何专业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而这恰恰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和担当。

结语

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充斥着与教材无关的“外部资料”“背景介绍”,随处可见游离于文本的“多元解读”“深度解读”,就像钱梦龙老先生说的那样,语文课不像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人生哲学课、生命教育课、科普知识课、音乐欣赏课、PPT展示课、社会课、班会课、活动课”。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挤掉水分”。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必须尊重它的专业特点、学科规律,以“语文”的方式来从事“语文教育”,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踏踏实实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和实践去发展更高层次的各种能力和素养,培育和充实更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语文教育研究,必须回到“语言文字运用”的“正道”。

在探究语文教育的征程中,如果一心向往“险远”,追求“奇伟瑰怪之观”。

虽可见“奇”“秀”“险”“美”,终将迷失其中,不得出路。

我不揣浅陋,大胆预测,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与研究能回归到正轨,行走于正道,真正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基础命题,这条路不但不会窄化,反而会越走越宽广。前途的风景,一定是盛大而美丽,多彩而芬芳。

点击显示

上一篇:选修四所有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认识高二:高二是成绩的分水岭,掌握这4点就对了,避免成绩下滑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第356期【正道年会】崔久主:挤掉水分看课堂,回归正道谈语文”其他教案

热门初中资讯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