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教案、知识点_学习方法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初中教育 > 学习方法 > 八下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教案、知识点

八下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教案、知识点

学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

第1课时坚持依宪治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宪法的构成以及宪法规定的内容。

2.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二、自主预习

1.我国宪法是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

4.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三、合作探究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宪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将会带来法治建设领域的深刻变革,能够让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彻底解决束缚法治建设的瓶颈问题,为保障法治统一性、维护宪法权威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引。所谓合宪性审查就是由有关权力机关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可能存在违反宪法规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履行宪法职责的行为进行审查,发现违反宪法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以维护宪法的权威。

(1)材料是如何体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合宪性审查是如何体现宪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

四、随堂演练

1.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2.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

A.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B.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C.犯罪和刑罚问题

D.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问题

3.首个国家宪法日期间,某校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建设法治中国就要维护宪法权威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受到刑法处罚

④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③④B.②④

C.②③④D.①④

4.2017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彰显宪法权威,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须公开向宪法宣誓。这表明()

①宪法规范和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是公民维护权益的唯一依据

④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自主预习

1.人民意志

2.共同意志根本利益

3.最高法律效力

4.全局性根本性

合作探究

(1)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国家机关履行宪法职责的违宪行为进行审查

(2)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失效。

随堂演练

1.B2.D3.D4.D

知识点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节坚持依宪治国

为什么要保障宪法实施?

如果宪法得充分、有效的实施,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那么,国家行使将会违反法治的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

怎么保障宪法的实施?

保障宪法的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一、根本活动准则

1、宪法的构成:

宪法除序言外,设有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微、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我国现行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公布实施的新中国第四部宪法。

3、我国宪法的本质: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4、宪法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5、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6、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7、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8、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

9、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0、宪法和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的区别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二、最高法律效力

1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表现

(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3、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1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得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1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规定内容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从法律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6、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以宪法为核心

18、怎样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已有13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调查。据统计,落马的13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中,徐才厚是首名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政才是首名落马的在职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荣是十八大后落马的首名副国级官员,周本顺是十八大后首名落马的在职省委书记,杨栋梁是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首个国务院直属机构现任一把手,苏树林是十八大后首名落马的在职省长。年龄最大的是1942年12月生的周永康,也是由中纪委查办的最高级别正国级官员;年龄最小的是1968年7月出生的安徽省副省长周春雨。

思考:这份打虎成绩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我国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宪法知识知多少

(看宪法目录,明确宪法构成)

总结:

宪法的构成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活动二:探究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阅读教材第20页探究与分享)

1.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提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材料链接:2017年4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个宪法法律宣传月,为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遵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4月24日,乌苏市林业局在局机关四楼会议室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此次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活动以宪法宣传为引领,重点宣传依法维稳以及安全生产、改善民生、扶贫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忠于宪法、遵守宪法,执法必须公正、准确和依法维护公民权益为内容,以强化全局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目的。

2.思考:为什么要举办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

提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

活动三:探究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

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两种不同的观点。

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师指导生分组讨论,整理课前准备的材料,鼓励生积极展开辩论。

师在生辩论后,引导生进行知识点总结。

3.教师归纳: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宪法既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又体现了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中国共产党更应该模范地遵守宪法,如果不遵守宪法,就会降低党的威信,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归纳总结:

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活动四:探究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结合教材第2021页探究与分享,表演对话。

(2)猜谜游戏,进入学习。

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

生齐答:宪法。

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提示: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分组讨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总结:

最高的法律效力

内容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制定和修改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教师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白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课要用好比较法,对宪法和普通法律进行比较,从而明确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时要借用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做到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分析具体案例,从而提高对宪法的认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去维护宪法。

点击显示

上一篇:中考常考13个文言文词语的用法

下一篇:中考化学常考的35个基础知识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八下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教案、知识点”其他教案

热门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