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妈妈:我是如何用独创“整理法”_初中资讯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初中资讯 > 北大妈妈:我是如何用独创“整理法”

北大妈妈:我是如何用独创“整理法”

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各科老师都要求有“错题本”,由于学习的科目增加,题量增大、题目也越来越难,作业和考试中产生的错题越来越多,限于时间和精力问题,老师要求的“错题本”,很难执行。慢慢就流于形式,孩子疲于应付,实质效果大打折扣。

这时候是非常矛盾的。孩子他能认识到错题的重要性,知道这是学习中最有效的环节,“错题本”也是考前最好的复习资料,不是做给老师看的,自己想改正错题,他就觉得这样不行啊,后来慢慢琢磨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就是对错题“整理 + 改正”,不拘泥于形式,但是是有效的。

1、作业和试卷归类

平时的作业和卷子、以及参考书、课本,养成好的分类习惯。有时候家长也帮他分类,就是把卷子或零散作业,按科目,分模块(语文就是字词、作文、阅读这样),按时间顺序,用大夹子夹起来,加上作业本,和课本、参考书一起,分门别类,放在移动架上或者书桌上,每一类放书架的一层或者一格,有明显的标记,跟图书馆图书分类似的。

2、建目录和索引

大夹子夹着的零散作业或卷子前,有大的索引,有关注要点,孩子自己每次考试前写的活页纸或者A4纸(注意事项、关键词等)

3、错题分类

作业或卷子里,每次有错的时候,用彩色纸条帖,对错题或好题进行重点标注。红色代表很重要,好题;橙色代表不懂,或者没有思路,需要重新学习或者提问;黄色代表了解的不透,或者不熟练,需要再练习的地方;绿色表示简单的错误,或者过程不标准;蓝色代表粗心,比如计算错误、单位写错……,等等,这样的。

4、分类改错

平时改错的时候,其实就是贴这些条,贴条的过程中,蓝色和绿色错误默念一遍,就是加强内心的重视,其实已经相当于改错了。红、橙、黄的问题,才是真正要改错的问题,先去学懂,在学懂的情况下,重做一遍,加深了印象、掌握了方法。这类错题应该不会多,真正做了是有价值有成就感的,比一般作业的意义大,因此并不抵触。

5、考前总复习的应用

期中期末这些大型考试前,就要翻这些作业和卷子,这时候,只看有这些小条的地方。翻到小条,如果它代表了一类思想或者一类错误,只要有价值,就把这些摘到活页纸或A4纸上二次整理,该做题的做题,该问老师的问老师,该做小心标记的做小心标记。

都搞定后,把纸条撕掉,或者替换纸条颜色。这样旧的纸条越来越少,增加新的纸条。两轮下来,基本上就不存在遗留问题了,考试注意点也有了。每次考试前,基本上就是看这张活页纸或A4纸。里边有思路、有技巧、有粗心注意事项,有的时候还有公式,自己明白就行。

方法解读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是把问题分类,分情况解决。这样不用全部抄错题,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在整理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错误的侧重点,到底是没学懂、没思路,还是不熟练、缺技巧,还是粗心大意或者不规范,纸条的颜色和数量一目了然。

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也有重点,效果就比较好。孩子在贴纸条的过程中有思考,撕掉纸条的过程中有成就感。慢慢的错题就不怕了,有时候还会调侃,怎么没条可贴啊。

这个方法,一开始有家长帮助,主要是作业、试卷的分门别类整理。

其次也有一点点参与,设计框架,什么情况下贴什么条,遇到一个错题不知道归为哪类的时候,家长也一起讨论,孩子能发现问题的实质。半年之后,孩子自己就熟练掌握了,并改进了很多,贴纸也更有内涵,并且增加了艺术性。

最后呈现的的结果,贴纸贴在错题旁边,错误内容直接划在了错题上,贴纸上写好了错误原因和简单反思,以及简单解决方案,这个无形的有分类的“错题本”就建立好了。

“错题本”的三种境界,有的孩子做成了“错题集”,只是从形式上被动的汇总了错题;有的孩子做成了“改错本”,不仅汇集错题,还进行了改正;有的孩子则做成了“纠错本”,不只是改正,而是从发现问题的根源,从而彻底改正。

对初中以上的孩子来说,这种系统性的“整理+改错”,比单纯重新抄题做错题本,效率高,效果好。

错题本不拘泥于形式,广义上什么形式都可以,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达成目的。当然,对小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标准的“改错本”还是要的,这种仪式感能帮助孩子严肃对待错题。

查看全部

上一篇:他们这么做进了美国前20大学的真相是……

下一篇:新初三学生如何安排暑假生活呢?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北大妈妈:我是如何用独创“整理法””其他教案

热门初中资讯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