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中考5大变化解读_初中资讯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初中资讯 > 2019北京中考5大变化解读

2019北京中考5大变化解读

中考频道整理了《2019北京中考5大变化解读》,供中考生和家长参考。

2019年北京市中考改革继续深化,通过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采取校额到校方式统筹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间差距,让每名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时值年终,本报对2019年的中考大事做一梳理,供新一届考生参考。

变化一:招生方式取消名额分配

2014年至2018年本市采取名额分配招生方式,即将优质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分配给优质高中所属初中和其他初中,分两类群体,按照名额分配计划、初中学校分配名额数,依据考生成绩和志愿进行录取。按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从2019年起取消此种招生方式。此批次招生调整为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招生。

变化二:校额到校招生实行新政

从今年起校额到校采用校内选拔方式,按考生志愿及成绩录取。录取成绩由文化课成绩、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体育成绩组成,其中中考文化课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满分540分,按7∶3比例计入,两部分成绩相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

变化三:综合评价挂钩校额到校

今年初中综合素质评价首次纳入中招录取,与校额到校招生“硬挂钩”。参加校额到校招生的初中学校不仅要给本校初三毕业生综评划定等级,还要根据本校制定的标准将学生综评结果转换为相应分数(满分162分),并按30%与文化成绩的70%和体育成绩共同组成校额到校录取成绩。

变化四:三类特长生每类不超5%

从今年起,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校,每一类特长生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5%,且三个类别的招生计划不可通用。同时按市教委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特长生招生规范有序。

变化五:贯通项目增加统一招生

今年贯通培养项目本着“做精做简”的原则继续稳步推进,严格院校准入机制,优化专业设置,围绕十大高精尖产业,对各院校的试验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同时在招生计划上做适当的减法。在以往提前招生基础上增加统一招生方式。


查看全部

上一篇:云南中考招生制度将有所变化

下一篇:2019北京中考数据详解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2019北京中考5大变化解读”其他教案

热门初中资讯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