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最柔软处 ——读《傅雷家书》有感_读书笔记 - 查字典初中网
初中网 > 课外生活 > 读书笔记 > 于最柔软处 ——读《傅雷家书》有感

于最柔软处 ——读《傅雷家书》有感

“孩子,希望你对实际事务多注意些,应办的即办,切勿懒洋洋的拖宕。”“孩子,耐着性子,消沉的时间,无论谁都不时要遇到,但很快会过去的。”“好孩子,你是爱父母的,那么千言万语,无非要你们更美满幸福,总要接受父母的劝告,让我们也跟着你们快活,何乐而不为呢?”……《傅雷家书》中,一声声“孩子”,一句句叮咛承载着一个父亲对在海外漂泊的孩子最深切的爱。

傅雷与傅聪之间自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间的部分书信被选在其中,彼时傅聪正北上准备出国。后来辗转到荷兰、英国等地学习。其间他参加了许多比赛、演出。恰如书中说的那样“傅聪赤手空拳,以自己高超琴艺,开始了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光辉征程。”在他们往来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傅聪一个人在异国漂泊,闯荡各地,内心常会苦闷压抑。况且,傅聪当时正值青春年少,敏感的心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练琴过程中技巧上的瓶颈自然很在意。这时候,父母的一封封家书,家书中的一句句鼓励、打气或表扬便成了他生活中除了音乐外最明媚的阳光。

傅雷对孩子的教育向来很严。傅雷之友楼适夷回忆说:“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尽管有些过于严格了,但傅雷对孩子的高要求不也正表现了他对之的殷殷期望吗?他曾十分歉疚地写道:“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与爱呢?”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他时而像长辈那样给孩子提出各种建议,有关于阅读的,有关于弹琴的,有关于休息的;时而又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畅谈各自关于艺术的见解、对人生的思考;甚至,当傅聪的的音乐会取得成功,演奏取得进步时,他会喜悦得像孩子一样毫不掩饰地对之表扬。孩子于他,已不仅仅是自己的骨肉,而是寄托着祖国未来希望的栋梁,一件饱含激情与美的艺术品。

他们通信是困难的,原因有天灾,有人祸。除了邮政系统不发达外,身体的疾病、工作的劳累、政治斗争的阴云也笼罩在傅雷头上。可《家书》中并没有太多对于生活的抱怨或政治性的言论,有的,只是如春风般的对话。小到傅雷自己昨夜译的文稿进程,大到傅聪关于萧邦、莫扎特的理解。字里行间,我都能领略到这些话背后傅雷自身对于艺术欣赏达到的高度。谈到音乐的情感与理性,他认为好的演奏家读曲应生于情感,以理性平衡,最终达到与作曲家融为一体的境界。谈到上海音乐学院某教授第一节课就要求学生背谱的事,他向傅聪请教,他认为背谱快与慢与音乐才具高低无关,是否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方式。关于人生的低潮或挫折,他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关于写信,他这样解释:“长篇累牍的给你(傅聪)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傅雷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孩子,还有整个国家的青年。这份胸襟令人钦佩。

《傅雷家书》中还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如傅雷为了给傅聪信上的一个地名翻阅了整部《大英百科全书》;将傅聪所有的回信都分门别类抄好;傅聪弹莫扎特时,他为之专门翻译一段描写莫扎特的文字;在傅聪结婚后,每次写信都用中文给傅聪写一封,再用法文给儿媳弥拉写一封……这些细节无不让我们看到曾经严厉的傅雷亦在用自己最柔软的方式爱着孩子。

《傅雷家书》的最后一页是傅雷及其妻的遗书,平淡诚恳的语调,琐碎的事项,让我感到这份平静背后巨大的留恋和委屈。这位铁骨铮铮又柔情似水的父亲,终是遗憾又痛苦地走了,但他留下的文字与思想始终在孩子,在后人心中熠熠生辉。

查看全部

上一篇:读书笔记:《返璞归真》

下一篇:读书笔记及学习体会:结合黑泽明电影《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于最柔软处 ——读《傅雷家书》有感”其他教案

热门读书笔记

猜你喜欢

更多+